……
当人才故事迎来新篇章,高校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、人才第一资源、创新第一动力的重要结合点,纷纷主动拥抱新变化。近日,记者走访了省内多所高校,探寻高层次人才“互聘共享”计划如何在高校落地生根——
因校制宜,打通体制机制堵点
3年前,博士刚刚毕业的於俊宇正为求职奔波,一则来自浙江科技大学LHD海洋能研究院的招聘启事让他眼前一亮。
该研究院由浙科大与杭州林东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共建,当时所招聘的岗位给予浙科大的高校编制,主要在研究院进行科研工作,成果也能直接在企业进行转化。这样的双聘机制与於俊宇的职业规划不谋而合,于是他立马投递了简历,“之前的学习经历一直比较偏向于理论研究,特别希望能够将自己所学与一线产业真正结合起来”。
入职后,於俊宇也在不断感受着双聘身份带来的利好。对于像他这样的青年科研人员,浙科大采用“一人一策”的方式考核,对其教学工作量不作直接要求。与此同时,於俊宇又能在企业直接参与一线研发,比如他参与研发的全球最大单机1.6兆瓦模块化潮流能发电装备已成功下海并网运行,成为中国发展海洋绿色能源经济的生动实践。
和浙科大一样,为做好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改革这篇大文章,我省不少高校早早开始探索“编制在高校、科研在平台、转化在企业”的人才引育新模式,让人才无论在哪里,高校、科研院所、企业都能使用。例如,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在杭州市滨江区设立研究院,针对区内企业需求集中的大模型、数字孪生等技术,汇聚足球比分6门优势学科的10多支科研团队,目前已和30多家企业建立合作关系,促进人才互聘共享。
……
原文链接:http://www.zjjyb.cn/html/2025-04/08/content_62926.htm
地址: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留和路318号
邮编:310023
Copyright ? 2022 浙江科技大学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11051284号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0616号